用过墙梯,不捞到好处谁都不会撒手。
简承义连喝了几口茶,慢慢放下茶杯,微微一笑,“地道不地道,这不是我去想的事情,我现在考虑的是既然咱们要做,那就要做得完美,做得天衣无缝,就算是真的戳破了,也要做到谁也说不上事,那才是最高境界。”
“对,对,简市长说得对,这个必须考虑周全。”
简承义淡淡的接着说了下去,“你们说得也有道理,讲究时机,夜长梦多,现在曾家辉松了口,交给我来运作,那就得名利双收,效率效果都要兼具才行。”
这一番话听得几个人都是频频点头,“简市长是做大事儿的人,要干就大干,那就一切听简市长的安排……”
机械厂的改制条件,就这样在一个郊外山庄谈了开去。
简承义这伙人打的如意算盘,只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。曾家辉对他可没有信心,这个分管工业企业的副市长在会议室的表现,已经让曾家辉心存疑虑,如果将这种大事完全寄托在简承义的身上,那只能是一棵树上吊死。
为了避免产生这种严重后果,曾家辉将常务副市长宁元敏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,私底下商量有关机械厂改制方案的注意事项,在曾家辉的适度引导下,宁元敏知道应该注意些什么了,她提出,“市长,这个机械厂生产的产品外销量已经微乎其微,主要是针对市内的矿产企业做订单服务,我想是不是结合煤炭基地建设,在卢原市进行内部改制?”
“这不失为一个方向,”曾家辉先是给予了肯定,“宁市长具体有什么想法?”
“煤炭开采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,如果将机械厂改制重组进入黑金公司,作为公司的一个下属机械厂,虽然机械厂的国有性质改变了,但其厂名、产品、使用对象基本不变,而且内部产品生产与衔接上配合天衣无缝,相得益彰。”
“工人呢?”
“这个应该不难安排,”宁元敏的想法是,“改制机械厂之后,工人的安置实行两条腿走路:一条是原厂缩为一个生产车间,适当减产减员,保证其生产量与销售量匹配。另一条是黑金企业新增一个设备检修配送部门,煤炭开采企业的设备检测这一块,让机械厂缩减的人员充当修理工人和运输队员,工人完全消化不说,黑金公司还不用为招募和培训设备检修人员犯难。”
“这是个好办法。”
曾家辉当然知道机械厂这样改制,对卢原市来讲是最好办法,对机械厂也是最好的出路,但他考虑许多卢原干部思想上会想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