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来总是好的。”
赵祯点头,面色也缓和下来:“此事朕可以不说,但你在三司,管的就是天下钱粮,可以放手去做。真闯出事来,有朕担当!你我二人携手,也胜过无数无用书生!”
“谢陛下恩典!只是如此重任落在臣的身上,却如泰山压顶,只怕臣担不起。”
赵祯笑道:“我担得起,你自然就担得起!”
说完,赵祯指了指身边的位子,让徐平坐了下来。
徐平谢恩坐下,又道:“只要手里有了钱粮,天下的百姓衣食无忧,国内便就无大事。至于外部,此时契丹也是新君继位不久,当无大变。只有党项,现在看来早晚会闹出大乱子。不过党项那里,小瞧了自然不可以,其倾国之兵,据说可以有数十万之众,陕西河东两路压力极大。但也不至于过于高估他们,党项终究是小国,地瘠人贫,引动朝廷的也不过是两路之地。打仗打的就是钱粮,只要朝廷钱粮充足,熬上几年也能熬死他们。最怕的其实不是党项的军事威胁,还是由此消耗的巨额钱粮,外乱引起内乱。说到底,只要府库充盈,内外都不足惧!”
“不错,只要有钱粮在手,天下可走!可是,徐平,我是天子,天子要有天子之德,必须要以仁德治理天下。我也知道钱粮很重要,但对于天子来说,这永远不是最重要的。你在邕州以通判提举蔗糖务,提举溪峒事,权知州,入京为判官,为盐铁副使,除了提举溪峒治理蛮族,都是在跟钱粮在打交道。你的为人做事我已经知晓,不会让你做两制词臣,哼,那个想做你也做不来啊!在诏书敕令上,你敢写一句以钱粮为纲,我可以容你,文武百官绝容不了你!以后,你还是老老实实在三司吧。”
“臣明白,臣要学的确实还有很多!”
两制词臣代为起草诏书敕令,文采好只是基本要求,还要求有政治敏感性。乱写一句话,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。晏殊也是当过参知政事的人,还不是因为当年为翰林学士的时候写李宸妃制词没有政治敏感性,一下就被撸掉了,现在还升不上去。
徐平现在的理论水平,让他去做知制诰也做不了,不然就等着让人看笑话吧。
宰执以下四入头,翰林学士、御史中丞、三司使和知开封府。除了知开封府兼具地方官的身份,其他三个都有一个备份职位。翰林学士的备份是知制诰,御史中丞的备份是御史知杂,三司使的备份就是徐平现在任的三司副使。跟这些职位大致相当的自然还有很多,如判三班院、流内铨、知审官院、审刑院等等,但都不如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