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自,见之于史书,流传于人口,证据凿凿,有什么好议论的!”
王拱辰知道欧阳修因为好几次给三司的《钱法类书》写文章都被评价不高,心里的意见很大,也不知道怎么跟这位未来的连襟说,只是道:“我这些日子都在准备到营田务任职的事情,这些了解不多。不过依我所见,徐副使说这问题,只怕不是说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,而是到底用来干什么的。前几天听刘沆说过一次,因为最近三司铺子生意太好,收到的铜钱成千上万,徐副使发愁,才拟了这个议题出来。”
“什么?三司竟然害怕钱多!啊呀呀,可是笑死个人!”
一直没有说话的叶清臣听见王拱辰的话,与宋祁对视一眼,一起大笑起来。
坐在一边的尹洙直摇头:“既然三司钱多,怎么不把我们俸钱的折支废了,大家一起发黄澄澄的铜钱!不要每次发俸禄,让我们这些小官跑来跑去,平白受吏人的气!”
“嘘——”王拱辰听见这话,一下紧张起来,示意大家小声说话。“我听徐副使私下里说起,他正在整理账籍,仔细计算,真地要废折支,发实钱!”
“真的?你不是在说瞎话?”
听了王拱辰这句话,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,呼啦啦围住王拱辰。
官员俸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。
一部分是钱,包括本俸、添支、料钱、餐钱及衣赐等杂七杂八。不管是什么,都不按照名义上定的发,而是各月按照三司库里物资的情况,折换为库里的物资发下来,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发实钱,这叫作折支。有时候发俸禄的不能实时掌握各库的情况,甚至折支一次领不到再折为别的,多到折支七八次的。在这过程中,不但领俸钱的官员要受小吏的白眼,而且还折一次损失一次,到手实际上只有名义的六七成了。
只有待制和大两省以上的大臣才会每月按照禄格发实钱,以下的官员,只有特旨才有这待遇,相当于一种变相的增加俸禄的恩赐。
另一部分是禄米,这也有折,大米折小米,小米折麦面,最后不定折成什么。反正折的次数越多,到官员手里的实际价值越低。
至于其他的,什么冬天的炭,平日烧的薪柴之类,虽然麻烦,反而是最实惠的。
见大家看着自己的眼睛闪闪发光,王拱辰小心翼翼地道:“我这可是私下里给你们漏消息,被徐副使知道了可不得了。而且现在只是规划,最后能不能成,什么时候成可是说不好。不过按照徐副使的脾性,只要提出来了,那就八九不离十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