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,随在自己左右,百般拉拢,惹出无穷事端,宋太祖严禁军中将领在身边置牙兵。换句话说,现在的将领在战场上身边是没有亲兵保护的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与党项开战,多次出现主将被杀被俘的事情。将领要想在战争中冒出头来,自己必须能打,不然多参加几次战斗可能小命就没有了。历史上是庆历年间,韩琦见此种状况太离谱,建议将领按照级别不同选亲兵,才有所改变。此时战事刚起,还没经过大战,徐平觉得不对,也无法提建议修改,总得打起来吃过几次亏才有人听得进去。
这些职事现在的沿边各路帅府不能说没有,但职责不清,相对混乱,徐平只是把帅府事务条理清楚,各责以专人。军队训练打仗就那么多事情,大的方面古今中外大致相差不多,差的只是专业化、制度化的程度而已。
便如遇到战事的作战计划和指挥,此时计划根本谈不上,沿边各路的钤辖、都监往往互不统属,一有探子来报敌人进攻,便一窝蜂各自带着人赶了过去,生怕不出兵被告个懦弱不战的罪名。一下了出去这么多人,又没有计划安排,赶过去敌人就不见了踪影,大家纯粹赶一场热闹。如果被抓住了破绽,就会出现孤军出战,被敌人优势兵力包围的局面。
后勤补给也是如此,随军转运使把钱物运到各驻泊钤辖、都监处,他们自己安排。没有统筹,没有调度,完全是一团乱麻。
帅司是有,但往往只是沦为事后追究责任的人,作战计划和指挥基本谈不上。还是那句话,宋军从制度和组织结构上就没有打大战的能力。一个钤辖和都监能够面对的战斗还能打得似模似样,一旦涉及到多军协同,就谁也无法知道结局如何了。
此次到秦凤路,赵祯给了徐平很大的便宜行事之权,包括军制和帅司组织制度的有限变更。只要事后把机构设置和人事安排上报,枢密院和政事堂便不会干涉。
至于桑怿的宣威军和高大全的归明神武军,是帅府直辖的机动军队,他们那里同样设立相应的机构与帅府各司对接。作为统兵官,他们并不在帅府兼职,也不能在这里兼职。
坐到自己新的长官厅的案后,一众属官僚佐行礼如仪。徐平仪式性的说了几句话,便让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官厅,熟悉一下新环境和自己的新下属。
众人离去,徐平顺手拿起了案上的公文,随便看了两眼。把公文放下,徐平突然又拿了起来,展开仔细看,不由笑了起来。
前些日子他上奏朝廷,为了保障由川蜀入陇西的祁山道的安全,希望朝中派一人来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