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徐平摆了摆手:“算了,这事以后再说。我叫你来,是想问问附近像这样与蛮人做生意的商人多不多?都是做什么生意?”
李安仁等的就是这个,急忙道:“不瞒通判,与蛮人做生意不容易,必须与各蛮人首领熟识才行。再者没有大路,全靠马匹在山间小路穿行,人少了难抵路上虎豹,人多了所需马匹又多,几人有如此财力?像学生这样的,附近几州也就三五家,大宗物品以前都是盐巴和缎匹,换蛮人的金银朱砂,加上些当地产的药材和兽皮之类。通判制出茶砖和泡椒,正合蛮人胃口,这生意现在只有学生一家做,虽然有利可图,只是货物断断续续,有些不便。”
说完,满是期盼地看着徐平。
徐平笑了笑:“货物我那里有的是,怕的是你卖不完!”
“通判哪里话?只要有货,比现在草市上多一百倍的货我都卖得掉!”
“你一家做得来这种大事?”
李安仁道:“一家做不来,我可以多找几家一起做。只要通判信得过学生,把货物让我分销,定能远胜现在!”
徐平不置可否,问李安仁:“先说一说你现在都是把货卖到哪里。”
“我家的马队,向西远到田州广源州,向南到永平寨,邕州管下,无处不到!大大小小数百蛮人酋长,无不熟识!”
“就没再向西过?比如大理?”
李安仁一怔:“跨国生意平常人哪里敢做?两国之间隔着特磨道和自杞国,最是忌讳外人进入。倒是听说广源州有人与大理贸易,学生不知详情。”
徐平不死心,问道:“就没人贩大理马来邕州贩卖?”
如果只是交换金银和珍贵药材,贸易量也太小了点,两宋时候跟大理的贸易应该是以马匹为主,想不到现在还没人做这生意。
李安仁摇了摇头:“道路险远,马匹生意没听说有人做。”
徐平有些失望。附近没有驴骡,动力主要是牛和马,牛用来耕地,做机器动力就有些不合适了。适应当地环境的马就是大理马,徐平想把相关的一套产业做大,少不了大量的大理马,却没想到马的贸易路线还没开通。
问过蛮人交易的情况,徐平又问李安仁:“你以前与蛮人交易的盐巴和绢帛从哪里贩来?附近也不产这些东西。”
“盐来自钦州和广州,以广州为多,顺郁江而上。绢帛多是从桂州来,水路可到邕州。专门做这生意的广州商人也不少,学生认识几家。”
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