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都是汉人,太平得多。”
徐平想了想,点头道:“如果能走清水河自然是好,我们初到秦州,不好惊动蕃落。但清水河谷地好不好整修,还要实地看过才行。陇城寨那个地方,三国可是大大有名。诸葛丞相初出祁山,第一次北伐,诸事顺遂,已经占据了陇西之地,只要关住了关陇大道,则从此陇右就归蜀国所有。可惜所托非人,他派去守关陇大道的,是名实不符的马稷,最终要道失守,蜀军不得不退出陇西。陇城寨,就是三国时的街亭,只要守住那里,则从此魏军对陇西无可奈何。由此可以看出,最少在汉末三国之时,除了关陇大道,纵然关中还有路进陇西,也行不了大军。当然,路吗,走的人多了就是路了。如今时移世易,以前没有的路,后人也都开拓了出来,加之地理变迁,现在到底是不同于汉末了。道路如何修,还是现场勘探过了才好决定,现在纸上谈兵,终究做不得数。”
从凤翔府到秦州,这一带就是三国时诸葛亮北伐的古战场,千年之后,仿佛犹能听到当年的兵戈声。蜀、魏兵马在这一带纵横驰骋,留下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。
秦州城南边,在西汉水源头设有天水县。天水县沿着西汉水走不多远是盐官镇,那里附近就是祁山。诸葛亮北伐出祁山,就是沿着西汉水走祁山古道,进入陇右之地。占领陇右,只要关上了关陇大道,则此处就为蜀国所有,进可以窥关中,退可以自守。
韩综整修的由川入秦州的道路,便是这条祁山古道,沿途主要是利用西汉水的水运便利。当年诸葛亮北伐,每每从这里出兵,就是因为水运可以保障物资运输。虽然蜀军是远道而来,却赖水运之利,并不畏惧跟魏军相持。而其他的出川道路,很难保障大军跟魏军对峙,必须速战速决。兵少将寡的蜀汉,想对魏军速战速决,就过于冒险了。
西汉水,顾名思义,曾经是汉水的一部分,汉时兴州大地震,把水道阻断,从此成为嘉陵江的支流。沿着这一条水道,可以把川蜀跟陇西联结起来,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道。
不过,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,这条水路要等到秋冬才好大规模运物资,远水解不了近渴,徐平现在迫切需要一条联结凤翔府的道路。再者,秦凤路的工商业基地设在凤翔府,两地的联系不可中断,关陇大道的战略价值就显更了出来。
说到这里,徐平突然心血来潮,对景泰道:“去年在京城,三司属下的伎艺人,曾经重编了《说三分》一套长篇说话,甚是受到欢迎。那些说话艺人,有不少随着大军来到了秦州,不妨让他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