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问徐平:“这眼镜,是专门给我们这些老弱不堪的人用的吗?”
“吕相公说笑,你们春秋既长,平时读书写字的时间比年轻人不知道多多少,眼睛用得也多,难免疲累。人累了休息一下就好,眼睛没有办法,只好用这眼镜来弥补。”
章得象道:“徐待制一张巧嘴,无非还是说我们老眼昏花罢了!”众人一起都笑。
吕夷简带着笑意,对王曾说:“那一会我们去崇政殿里跟圣上议事,便就带着这眼镜好了,省得到时看不清奏章,做个闷嘴葫芦。”
“吕相公说得是,最好如此。”王曾点点头,又问徐平:“徐待制,这眼镜你除了送给我们几个,还没有送给其他人。”
徐平捧笏道:“回王相公,这些眼镜是昨天玻璃务里丘待诏带着徒弟新做出来的,下官想来,先给几位宰执相公用。除了政事堂的几位相公,也给枢密院几位相公准备了,一会下官便就送过去。”
“其他人呢?”
“听提举编修所的石全彬讲,杨太后最近视物模糊,也送了一套进宫里。还有八大王年事已高,我也着人送了一套过去,其他人就没有了。这些物件还是值些铜钱,以后会放到三司铺子里发卖,有需要的,到三司里铺子里去买就是。”
王曾点头:“你做得有分寸,这些毕竟是三司场务里做出来的物事,不好你私自送人做人情。宰执们都承你情,记下了,其他人就不要送了。”
徐平捧笏:“下官谨记。”
中书门下是三司的顶头上司,有了这种东西,不好不送给他们,别到时候又像门口的那面大镜子一样,惹得政事堂发了脾气,要专门做面大的出来。送了政事堂,枢密院就不好不送,不然那几位枢密相公心里肯定不高兴。
至于八大王赵元俨那里,不是因为他是亲王,而是因为朝会的时候他的班次还在宰相的前面,身份特殊,不能隔过去。徐平送礼,实际上是按照上朝班次来的,这也是这个年代身份地位的最突出表现。至于其他的宗室外戚,再是得宠也没有这待遇了。就连皇上赵祯那里,不是因为有杨太后在,徐平也不会送过去。有些稀奇东西,宰执相公们能够得到,皇上却得不到,这种事情多了去了。因为宰执们会因为私心难为官员,而皇上基本不会这么干,因为自己小性子影响政务的皇帝,还是很少见的。
而三司使寇瑊,徐平已经跟他说开,过了这一段时间再送给他,不要被人抓住把柄。
正在这时,一个公吏进来,躬身施礼:“宰执相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