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折腾契丹(第3/4 页)

一世富贵159 安化军 480 字 2024-02-18 08:30:49
🎁美女直播

多事情便就容易了。武举进士,无非是先入忠佐司,等到军务学得精熟,再高其阶级,外放出去统兵便了。只是其他将校,要如何选到这里面来?单凭武举,只怕不敷军中所需。”

徐平道:“不如这样,武举之外所缺人手,一从军中选取。征募来的士卒,若有忠谨可靠,又聪明伶俐之人,可由各军推举,入忠佐司之将校营。只是此辈选入忠佐司,必知书识字才可,也是朝廷劝武人读书的意思。再者每次科举,有那省试之后落第的举子,年纪尚轻的,想去军中效力取功名,也可试过之后,入忠佐司学军中事务。”

众人商议,除了徐平这个办法之外,又加上了一个恩萌之武官,通过考试之后也可入将校营。禁军改革之后,地位大大上升,参军也是一条正经的晋身之阶。

徐平不喜欢恩萌,但这种事情无法杜绝,还是留下来。现在的官员大多是带着家眷四处游宦,官员一旦故去,全家都会面临生计问题。不许恩荫,反而是欺负那些清廉自守的官员,让律己不严的官员得意。做官,权力就掌握在他手里,又不能全部的官员全部都要求进士出身。不制度化的恩萌,越不要脸的官得利越大,还不如现在这样呢。

政权是治理国家,造福内部绝大部分人,凝聚人心的,不是个人来修炼的地方。朝廷用人,选的是最合适的,而不是选个人品德最好的。在对人才的要求中,个人的品德排不到要求的前三去。自从士大夫成为统治阶层的重要成员,就一直有人对这一点报有不切实际的认识,不看官员做事的能力怎么样,而是盯着私德不放。

恩萌制是解决各种问题,不得不采用的办法,如果不用这个办法,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。把官员得到的好处放到台面上,终归是好过在台面下无所不用其极。

或许有一天,恩荫制终究会被放弃,但却不是徐平这个年代,徐平选择了接受。

在忠佐司设将校营,相当于在皇帝身边建了个军校。学员来源有四。一是各州武举所取的进士,他们学习完成后,授的军阶会比别人高一些,起点较高。还有一类是征来的兵士中,服役期间表现优秀或立过功的,也会选入到这里面来。再有一类,是过了省试而在殿试中淘汰下来的进士,相当于文人参军。最后一类,就是恩萌授官的。

以后整编过的禁军,军官将大多数从这里出去,以这些为主,配合在实战中升起来的军官,组成军队的中坚力量。

论过了禁军中的军官培养力法,吕夷简道:“还有一事。昭文相公回京之前,安排折继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