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园立即多了不少生机。
跟众人打过招呼,王素在游廊里缓缓踱步,转了一个来回,对徐平道:“云行这里虽然装饰得简陋了些,不过寒冬里有如此一个温暖的地方着实难得。我新近回京,也要重新收拾家里的园子,你家里的巧手匠人借我些日子,在园子里也建个冬日读书的地方。”
徐平笑道:“都是我家里庄上的人自己建的,什么借不借的,我便让他随你回去,建几个火炉坑道就是。”
王素点头,指着那边的牡丹道:“你庄上还有没有要开的牡丹?”
徐平道:“有,不过不多,也就剩下不到二十盆了。”
王素就笑:“如此珍贵之物,一盆也就够了,多了如何显出珍贵来?我园里还有几株异样梅花,甚是珍爱,过两日送到你这里来,换你一株牡丹足矣!”
徐平客气几句,便就定了下来。
王素虽然官职现在也不算高,但他是前朝宰相之子,父亲王旦又一生节俭,家境殷实,不是平常的小官可比。跟王素打交道,不需要在意金钱上的多少,礼仪到了就够了。
随着众人看了一会牡丹,王素转身到了游廊边上,看着外面,用手轻轻碰了碰上面装着的玻璃,问徐平:“这是——海外琉璃?”
听了这话,徐平真是佩服王素,果然是身处富贵,这都看出来了,来的一众同年同僚比他早得多,竟然没一个人注意。
玻璃这个时代自然是有的,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有色玻璃,加上时代的习惯,大多都是模仿玉石的样子。但自海外来的一些奢侈品,如玫瑰水之类,很多都是装在玻璃瓶里,而且是无色的玻璃瓶里。这个年代富贵人家讲究熏香,女眷就喜欢用玫瑰水之类,有钱人家对透明的玻璃并不陌生,不过对这样大片的平坦玻璃还是惊奇。
当年徐平在邕州用玻璃制灯罩,卖到外地就被当成与玫瑰水瓶一样的海外琉璃。人们对没见过的事物,总是会倾向于用一种自己熟知的知识去解释,越是普通的民众,越是对新鲜事物不会感到惊奇。只有那些自认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物,才会对新出现的东西惊奇不已。
得到徐平肯定的回答,王素看了又看:“好物啊,好物!”
冬天开窗太冷,关窗又屋内阴暗,空气污浊,有了这东西装在窗子上,生活就一下不同了。寒冷的冬日,惬意地靠着窗子看书,多么美好的日子。
王素看了好一会,最后真起身来,看了看徐平,最后忍住句话也没说,只是感叹着走到了一边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