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章 多争堂除(第2/3 页)

一世富贵by 安化军 480 字 2024-02-18 08:30:49
🎁美女直播

降悉出圣旨,宰执不得自专。之下的官员,又分为由政事堂除授的堂除,和由审官院和流内铨负责的常调官。

堂除又分为堂选和堂占。概括来讲,就是朝廷认为某些职位特别重要,不能够让审官院和流内铨照本宣科依照旧有成例来任命官员,把权收到政事堂由宰执商量之后除授。这些堂除的职位有具体名录,随着实际情况不断调整。因为随着时间推移,职位有限,而待阙的官员多,政事堂和审官院对堂除职位的争夺一直不断。比如知州,政事堂和审官院便就多次进行划分,哪些州是堂除,哪些州是常调。

堂除和常调的分野,并不是按照官职的级别和资序来。堂除的标准,概括成四个字就是清、紧、繁、剧,清贵的,繁重的,需要能力的,和要吃苦的。堂除的职位低到可以是县令、幕职官,常调官中最低的选人这一级别。用徐平前世的制度比较,大略就相当中央管的干部、部管干部、省管干部、市管干部这一区分。

列入堂除的这些职位,就是堂占,意思是已经由政事堂占住了,审官院和流内铨不得插手。而还有一些不在堂占内的常调官,或者是因为朝廷特别看重某个人,或者是临时这个职位显得特别重要,也由政事堂来除授,就称为堂选。

审官院和流内铨则是按照官阶来区分的,京朝官归审官院,选人归流内铨。

这三个层次,便分出了官员不同的政治待遇。尊圣旨皇帝亲除的自然是最高一级,虽然大多数时候也是出自宰执建议,但最少皇帝是知道这个人的。堂除则表示自己的名字通到了宰执一层,具体来说,就是进士高第和与此等同的制科中等,以及表现出了卓越能力或者立下了特殊功勋的一类官员。其中的状元和制科三等,一般经过极短时间,或者一登科便就进入了第一层,是一种特殊情况。其下的官员,便就是常调官,哪怕你做到死,在朝廷的高层那里也没有一点印象,根本不知道有你这个人。

西北郡县其地,要吸引有能力的官员来,徐平便就在尽量争取更多的堂除职位。他也建议了为这些边远地方加一份职务补贴,但经济待遇,对这个时代的官员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低,堂除、常调这个分野对中下层官员才有足够的吸引力。

常调官,因为是照本宣科,按照年资循例而进,直授还是待阙,审官院和流内铨的公吏有太多的操作空间。鉴于弊端不断,这个年代与管中下层武官的三班院一起,都采用了指射的方式。每有阙额,便揭榜出来,贴于衙门门口,由待阙的官员指射。即待阙的官员看中了哪个职位,同